近日,贵州交通职业大学面向2025级全体新生开设的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》必修课程圆满结束。该课程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,旨在引领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,促进人文精神与专业学习的深度融合。课程由通识教育学院邱桐博士主讲,共设五期,覆盖近5000名新生。

课程伊始,邱桐博士以热门电影《流浪地球》中“带着地球去流浪”作为切入点,剖析其背后所蕴含的“安土重迁、眷恋家园”的中华农耕文明特质,激发学生探寻文化根源的兴趣。随后,他带领学生步入“思想的星空”,系统阐释儒家“仁爱”思想,从血亲之爱扩展至人际关爱、自然敬畏与自我尊重,引导学生在外界关怀中学会珍视自身价值。最后,邱桐博士还引领学生在古典诗词中寻觅古代“交通人”的足迹,品读驿路行旅篇章中蕴含的坚韧精神与工程美学;从中国书画的笔法结构与色彩布局中,解读其与“结构力学”“空间构图”之间的艺术相通性。在“科技智慧”环节,他从榫卯结构的“阴阳和合”“以柔克刚”,讲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“因势利导”“系统思维”,并延伸至花江峡谷大桥建设中所体现的“守正创新”与“和谐共生”,生动展现传统文化在古今工程建设中的智慧延续与现实价值。

未来,学院将持续深化课程内涵建设,融合校内外资源,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实践活动,着力打造具有贵州交通职业大学特色的文化育人品牌,培养既有精湛技艺,又具备家国情怀与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交通人才。